【有機茶大賞】「獎」設計:深入茶鄉田野調查,翻新有機評選茶的質感包材

「有機評選茶」長什麼樣子?顛覆想像的一場評選

在台灣,每年都有上百場的茶葉比賽,要如何在眾多評選中將「有機」的概念突顯出來,並加以提高坪林在地包種茶的能見度與銷售呢?在這樣的思考路徑下,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找到了設計公司:「春田創意」。

為了使設計貼近使用者的需要,以及找到農友需求的共通性,春田團隊迅速地投入包裝設計的專案研究。除了要能符合有機茶品牌的特質,也要突顯坪林在地文化及生態,於是團隊決定,從田野調查開始。

特別的是,春田雖為台灣在地的設計團隊,此案的田調及訪談竟是由團隊中一名瑞典籍的設計師負責!設計師Helen從多個角度切入研究,其中包括環境生態、坪林地景、傳統工藝、飲茶文化等;此外他也親自拍下不同角度的農友照、環境與工作照片,從Helen的攝影中可感受到他對台灣有機茶的場域充滿好奇。也因為有了外國設計師的加入,在田調時便產生了中英對照的紀錄,及不同於台灣人的觀點。


設計公司「春田創意」為了深入研究坪林在地茶葉生產及相關文化,而製作的田野調查資料


和農友一起腦力激盪!概念先擴散再收納

在2014年的11和12月,春田團隊實地訪談將近20位農友,除了最基本的農務背景資料外,還訪問了他們對現有包裝的不滿意之處和銷售困境,以及對未來包裝的期待;也製作問卷調查各個農友過去銷售的通路與行銷的方式,用各式各樣的管道蒐集所需的資料。隨後設計團隊在辦公室裡將所有現場拍攝的照片、資料都貼出來,讓同事去共同討論、進行初步發想。

後來甚至召集了兩個班的班員參與腦力激盪工作坊,使用圓桌討論的方式,每一桌由「桌長」帶領並發放全開海報,針對不同主題想到的不同概念就用便利貼貼在大海報紙上,最後再由桌長統整發表,這樣的做法開了農業界先例!即使「設計」的概念對農友來說可能很陌生,但春田團隊特地做了簡報來和農友們做教育訓練,品牌概念強化了之後,再一步一步引導出對包裝的想法。

經過多場天馬行空的brainstorming,最後再由設計團隊收整發散出去的概念,正式進行包裝的提案。


不僅僅是單方面地輸出設計,春田團隊邀請了近20位農友共同激盪創意

環境指標融入包裝,樹蛙剪影更直覺

2017年,設計總監以幾種具代表性的生物作為logo提案,其中包含翡翠樹蛙、藍鵲等等,最後選定戴著「金邊眼鏡」、擁有高辨識度的樹蛙,成為有機茶大賞的品牌形象及分級指標,並進一步於2018年進行商標註冊。

在有機茶評選進入第二個年頭的2018年,團隊捨棄第一屆較為抽象的「包」字線條,直接將分級的樹蛙徽章秀在包裝上,並改採用棉紙材質,整體質感升級、視覺上更加直觀,得獎茶款銷售的速度更是加倍!


身為環境指標的翡翠樹蛙,這次也接下了有機茶評級的重責大任!

此後的包裝設計皆延伸自2018年的簡約風格,繚繞著茶園的山嵐以及有機茶園的指標——翡翠樹蛙當然也不會缺席。相較於成本較低的袋裝,為了茶葉能妥善保存,團隊仍堅持使用罐裝,飽和的底色搭配茶罐正面及罐頂圖像燙金、銀、古銅金色,呈現清新雅致的質感。

漂亮的包裝是為了幫助農友賣茶,為了避免不切實際的華美包裝,無法被有效利用的同時更造成資源浪費,因此在包裝設計上,從過程到產出都有農友的參與。由使用者的角度出發、理解真正的需要,才是設計的核心價值。


入選之茶葉一律經專用包裝入罐後方可領回,期許有機茶能藉嶄新的包裝而有更高的能見度及更好的銷售。

【2020年度有機評選茶的系列包材】

有機包種茶 罐貼:使用飽和的底色,搭配茶罐正面及罐頂圖像燙金、銀、古銅金色。


有機烏龍茶 罐貼:使用適合烏龍茶色的棕橘色調。


專用外箱:由主視覺延伸,在雲和霧、山與嵐之間,細細品嘗有機茶的韻味。


摺頁DM


TAGs小卡—包種茶:左翻對折形式,左為外側,右為內側


TAGs小卡—烏龍茶:十字折形式,左為外側,右為內側。


提袋 共三款


專用禮盒,左為禮盒模擬。